《金刚经》讲解第二十四讲
- 2025-04-13 14:49
主讲:释慧祥
日期:2006年01月15日
讲别:第二十四讲
请大家合掌。
三称: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!
并称念:无上甚深微妙法,百千万劫难遭遇,我今见闻得受持,愿解如来真实义。
并发愿:佛弟子(您们的名字)愿以今天听经功德,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,愿令一切众生:未种善根者,得种善根;已种善根者,善根增长;善根增长者,发菩提心;已发菩提心者,于菩提心不退转;菩提心不退转者,速成佛道;成佛道者,广度一切众生无有障碍。
并愿以此誓愿之福回向给佛弟子(自己的名字),愿弟子业障消除,福慧增长,身体健康,家庭和乐,事业顺利,生生世世不堕三途八难,生生世世见佛闻法,随佛修行,发菩提心,行菩萨道,成熟众生,庄严净土,早登正觉,广度众生。
三称: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!
三称: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!
三称: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!
好!请放掌。
【经文】须菩提!于意云何,如来有所说法不?
【释经】须菩提!您认为如何呢?如来世尊有所说法吗?
【经文】须菩提白佛言:世尊!如来无所说。
【释经】须菩提回答佛陀说:世尊!没有任何一个法,是被如来所说,而才产生这个法的。
【说明】问:什么是法?
答:法,有下列的含义:
一、永恒的真理。例如:一切有为的现象都是随着当下的因缘而变化的方式永远存在着(诸行无常)。
二、因、缘、果、报的法则。
因:当下身口意的造作。
缘:一切已呈现的现况都是缘。
果:当造身口意的业因时,随着当下的现缘,而立即呈现出来的立即效果(结果)。
报:依着结果,而会对未来所产生的必然的或可能的影响。
因此,加起来就是:在当下身口意的造因下,随着一切已呈现的现缘,而立即呈现的效果,及未来可能发生或必然会发生的影响的法则,就叫法。
三、安全、有效、无后患的方法。
四、现象。
以上这些都叫法。其中,又分:
一、永恒的真理,叫第一义谛法。
二、因、缘、果、报的法则,叫缘起法。
三、安全、有效、无后患的方法,叫法门。
四、现象,叫法尘。
问:为什么说佛陀无所说法呢?
答:一、当佛陀在开示永恒的真理时,这永恒的真理,并不是因为佛陀说了之后才有的,而是不论佛陀有说没说,这永恒的真理,都是永远存在的。因此,这永恒的真理不曾被佛陀说而出生,也不会因佛陀不说而消失。
二、当佛陀在开示因、缘、果、报的法则时,这些缘起法则,也不是因为佛陀说了之后才有的,而是不论佛陀有说没说,这缘起法则,都是永远存在的。如《杂阿含经》载:佛告比丘:缘起法者,非我所作,亦非余人作。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,法界常住。彼如来自觉此法,成等正觉。为诸众生分别演说,开发显示。(CBETA, T02, no. 99, p. 85, b24~27)。
三、当佛陀在开示安全、有效、没有后患的方法时,这些方法,都是因材施教、应病与药、因地制宜的,而不是一成不变的、永远固定的方法。这也就是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所云须菩提言:如我解佛所说义,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。(CBETA, T08, no. 235, p. 749, b13~15)。
又,当这些有效的方法的有效时机一过,就会变成无效了。这时,就要换方法(舍)。也因此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载佛说:知我说法,如筏喻者。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!(CBETA, T08, no. 235, p. 749, b10~11)。意思就是:当您知道我教您安全有效的方法时,就像有时教您过河时用竹筏是安全有效的。但是,这安全有效的方法,有时候也要改变,才能保持其安全有效性,更何况不安全、无效的方法呢?因此,这种方法的法,虽然佛陀说了,但是,也算是无所说。因此大家要因地制宜、适当取舍。
四、当佛陀在开示现象这种法时,而现象,都是随因缘而变化无常的。举例说明:当有人跟我打招呼说:好久不见,这时,其实是当下正遇见。可见,他说好久不见,其实是无所说。因为实际非是如此。
因此可知,不论所说的法,是属于这四种中的哪一种,都是无所说的。请众佛友要深入观照体会。
【经文】须菩提!于意云何?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,是为多不?
【释经】须菩提!您认为如何呢?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微尘数,算是很多吗?
【经文】须菩提言:甚多!世尊!
【释经】须菩提回答:非常多!世尊!
【经文】须菩提!诸微尘,如来说非微尘,是名微尘。如来说世界,非世界,是名世界。
【释经】佛陀开示说:须菩提!那些微尘\,如来说非一定就是微尘\,因此暂时称它为微尘\;如来所形容的世界\,也并非一定就永远是世界\,因此暂时称它为世界\。
【说明】问:什么是微尘呢?
答:如《首楞严经》载,佛说:汝观地性,粗为大地,细为微尘。(CBETA, T19, no. 945, p. 117, b29)。
又如《首楞严经》载,持地菩萨说:我即心开,见身微尘,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。微尘自性不相触摩,乃至刀兵亦无所触。(CBETA, T19, no. 945, p. 127, b16~18)。
因此可知,所谓的微尘,就是我们现代科学中所说的组合物质的最小粒子。
又问:什么是世界呢?
答:世界一词,不是只有一个含义。
一、《首楞严经》载,佛说:阿难,云何名为众生世界?。世为迁流,界为方位。汝今当知,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东南、西南、东北、西北、上、下为界。过去、未来、现在为世。(CBETA, T19, no. 945, p. 122, c12~15)。因此,依这个来说,就是十方三世,就是世界,也就是宇宙的意思。为什么呢?空间为宇,时间为宙。
二、《起世经》载:佛言:比丘,如一日月所行之处,照四天下。如是等类,四天世界。由此,可知四天世界,是指太阳系。
三、《起世经》:有千日月所照之处,此则名为一千世界。由此可知,一千个太阳系就叫一千世界,或简称为千世界。
《起世经》:此千世界,犹如周罗(周罗者隋言髻),名小千世界。因此可知,一千个太阳系,也叫做小千世界。
四、《起世经》:尔所周罗一千世界,是名第二中千世界。如此可知,一千个周罗(小千世界),也就是,1000,000 个太阳系,就叫中千世界。
五、《起世经》:诸比丘,如此第二中千世界,以为一数。复满千界,是名三千大千世界。(CBETA, T01, no. 24, p. 310, b27~28)。如此可知,一千个中千世界,也就是 1000,000,000 个太阳系,就叫三千大千世界。
六、《起世经》:诸比丘,此三千大千世界,同时成立,同时成已,而复散坏,同时坏已,而复还立,同时立已,而得安住。如是世界,周遍烧已,名为散坏,周遍起已,名为成立,周遍住已,名为安住。是为无畏一佛刹土众生所居。
问:什么是无畏一佛刹土呢?
答:如《起世因本经》:是故说言娑婆世界无畏刹土。由此可知,是指娑婆世界这个释迦牟尼佛一个佛,所教化的佛土,叫无畏一佛刹土。如此,我们就知道,一个佛所教化的区域,就叫一佛刹土,简称佛土、佛国。
因此知道,我们所在的这个佛国,叫娑婆世界的这个三千大千世界,依目前的天文科学来说,1,000,000,000 个太阳系,刚好,大约等于我们所在的这个银河系。因此,我大胆地说,三千大千世界就是我们这个银河系。
从以上,我们就能了解为什么经典说:如来说世界,非世界,是名世界。了。因为世界一词用在不同的范围中,含义是不同的。又,这些世界,不论是四天世界、小千世界、中千世界、三千大千世界,都是随缘而会有成、住、坏、空等等现象,所以不是永远存在的。
我要说明的是,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娑婆世界成、住、坏、空。这样的时间叫一大劫。而这一大劫,有个名字叫贤劫。上一个大劫叫庄严劫,下一个大劫叫星宿劫。例如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载:庄严劫中,千佛出现,如是诸王常为施主。贤劫之中,千佛出现,如是诸王亦为施主。于当来世星宿劫中,千佛出现,当为施主。乃至未来一切诸佛出现世间,如是诸王以本愿力,常行檀施,饶益有情。
因此可知,世界非世界,意思就是:世界不是永远都是如此的世界。
好了!今天就到此,下课。祝大家深入经藏,智慧如海,一直进步,直趣无上菩提,广度众生,尽未来际。
(注:已经慧祥法师初次校正。)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