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生日
  • 中国
  • QQ
生食主义

魏晋香事

  • 2025-05-29 10:37
简介 自汉代之后,随着帝王用香的讲究,用香之风日益流行开来,众多贵族争相效仿。香品成为身份的象征。六朝时期的上层社会注重修饰姿容、增添风度,熏衣、佩香、敷粉等十分流..

自汉代之后,随着帝王用香的讲究,用香之风日益流行开来,众多贵族争相效仿。香品成为身份的象征。六朝时期的上层社会注重修饰姿容、增添风度,熏衣、佩香、敷粉等十分流行。梁朝全盛之时,贵游子弟无不熏衣剃面,傅粉施朱,驾长檐车,跟高齿屐,坐棋子方褥,凭斑丝隐囊,列器玩于左右,从容出入,望若神仙。(《颜氏家训》)也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轶事,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典故。 一、荀令留香 曹魏时有尚书令荀彧(y),好浓香熏衣,所坐之处香气三日不散。后人也常用荀令香、令君香来形容人的风雅倜傥。如王维遥闻待中佩,暗识令君香。白居易有花妒谢家妓,兰偷荀令香。李商隐有桥南荀令过,十里送衣香。《襄阳记》载:刘季和喜欢用香,甚至如厕后也要熏香,于是被人取笑,刘季和便争辩说:荀令君至人家,坐处三日香,为我如何令君?而恶我爱好也。意思是我爱香的程度还远不如荀彧呢,凭什么嘲笑我呢? 二、傅粉何郎 魏明帝曹睿怀疑何晏(宰相、玄学家)是由于敷了脂粉才面色白皙,就趁暑天给他热汤饼吃。何晏吃得大汗淋漓,便用衣袖擦汗,不仅没擦下什么脂粉,面色反倒更白了。(《世说新语容止》)黄庭坚露湿何郎试汤饼,日烘荀令炷炉香即写何晏与荀彧。 西晋权臣贾充的女儿贾午,与贾充的幕僚、相貌俊美的韩寿私下生情。贾充家中有皇帝所赐西域奇香,染之则香气多日不散,贾午偷出来送给了韩寿。韩寿身上的香气让贾充起了疑心,发觉之后,便让女儿嫁给了韩寿。(《晋书贾充传附贾谧传》) 四、石崇厕内熏香 东晋的石崇富可敌国,家中厕所也要熏香。厕内常有十余婢侍列,皆有容色,置甲煎粉,沉香汁,有如厕者,皆易新衣而出,客多羞脱衣,而王敦却举止从容,脱故着新,意色无怍。一贯生活简朴的尚书郎刘寔到石崇家,如厕时见有绛纹帐,裀褥甚丽,两婢持香囊,以为错进卧室,急忙退出并连连道歉,石崇则说,那里的确是厕所啊。(《晋书王敦传》、《晋书刘寔sh传》)

微信分享

微信分享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

链接已复制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