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生日
  • 中国
  • QQ
生食主义

带你了解 佛像的发式

  • 2025-06-25 11:36
简介 北齐、北周一直到隋唐,磨光式、波纹式和螺发这三种发饰呈现混合使用的状态,在不同的地区有所偏好,磨光式发型甚至在今河北和山西、陕西地区所占比例甚高,直到初唐依然..

北齐、北周一直到隋唐,磨光式、波纹式和螺发这三种发饰呈现混合使用的状态,在不同的地区有所偏好,磨光式发型甚至在今河北和山西、陕西地区所占比例甚高,直到初唐依然不衰。

● 无发纹发式(磨光式发型)

十六国时代到北魏初期,即4-5世纪时,在雕塑及壁画上佛像的头部一般不表现头发的纹路,肉髻也是光滑如球状,俗称为磨光肉髻。

● 有发纹的发式

与磨光发式大致同时出现的还有刻划发纹的发式,如束发形、水波纹形、涡卷形等等,这三种发饰的佛像有时在石窟中混合使用,但在不同的地域和时代有所侧重和取舍。

束发纹发型

尽管十六时期的佛像大多数是磨光式发型,但有部分佛像也表现了佛发的纹路(这种发式多出于中国初期佛教造像)。发式似乎是从汉式的男子束发形而来的,发纹缕缕清晰可见。

水波纹形

尤其是唐代,中西交流频繁,波纹式佛发迎合了时代潮流,此种发型更为普及。从敦煌石窟、龙门石窟、天龙山石窟等黄河流域的造像都多取波纹式发型,龙门石窟最大的卢舍那大佛即是如此。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亲自出资赞助营造的,如此规模宏大的国家工程,开凿之前必有个图样论证过程,卢舍那佛取通肩式大衣,波纹式发型,起伏翻卷自如,发绺立体感颇强,生动活泼,几乎是犍陀罗佛像发型的翻版。

这种发式源头还应该追朔到犍陀罗系统的水波状发髻, 西来的佛像模本几经复制,辗转相传,在东传的过程中也有意无意地掺揉了汉地的审美趣味和传统手法,佛发逐渐变成了中国式的水波纹。

犍陀罗水波纹发髻

但中国北方佛像的水波纹佛发与犍陀罗卷佛发又不完全相同,它是犍陀罗佛像经过中亚传入西域后,又在以凉州为中心的河西地区发育、改造后形成的,属于西域凉州样式,较之犍陀罗的佛发呈现出规范化和装饰化的倾向。

受犍陀罗影响较重的装饰化的小水波纹。完全装饰化的大水波纹。

水波纹丰富多变,衍生出很多种装饰性很重的发纹。

水涡纹

水涡纹既涡卷纹,因为装饰的需要,呈现不同表现纹理,但都是做漩涡状。

涡卷纹

涡卷纹与水波纹、水涡纹组合出现,统归为水波纹发式,发型中间有一个或多个涡卷,两侧为水波纹。

螺发

《方广大庄严经》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,则有:一者顶有肉髻,二者螺发右旋,其色青绀。螺旋纹,螺发是起源于印度中部的马土腊地区的佛发形式,成为隋唐至今的主要佛法塑造形式。佛祖的螺卷发是有标准的规格的。佛祖的螺卷发是标准的九九八十一卷,象征着九九归一之意,即天下大势尽归所有。

佛雨阁网站:http://www.foyuge.com

佛雨阁佛教用品流通处淘宝店:

http://foyuge.taobao.com

微信分享

微信分享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

链接已复制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