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生日
  • 中国
  • QQ
生食主义

何谓"四禅八定"

  • 2025-07-08 10:32
简介何谓"四禅八定""四禅八定"色界四禅和无色界四定的合称, 即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、空无边处定、识无边处定、无所有处定、非想非非想处定等八项。这也只是大约的一个..

何谓"四禅八定"

"四禅八定"色界四禅和无色界四定的合称, 即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、空无边处定、识无边处定、无所有处定、非想非非想处定等八项。这也只是大约的一个分类,实际上的定境,是千变万化的,也不完全依此层序而来,而且因人而异。

顾名思义,色界四禅已脱离了欲界种种,至少行者之"身见"障碍,必然多已消除。四种禅境有一个共同之基础,就是"心一境性",也就是绝对专一的心境。

"初禅",在"心一境性"下,达到了"离生喜乐",脱离了色身的浊重,有如离笼 之鸟,轻灵自在,心中生喜,身体发乐。

"二禅",达到了"定生喜乐",更进一步的得喜发乐。

"三禅",是为"离喜妙乐",还是没脱离身体上的乐感。

"四禅",才放下了喜乐,而达偏空的"舍念清净"。

从初禅到三禅,身体的感受虽然还有,但都在不同层次的发乐状态中,所谓的酸痛胀麻痒等苦受,都不复存在,只有乐受。

现在,就以前述的"十六特胜"的阶段,作一对比,"十六特胜"中的"知息遍身"时,色身气脉多已通畅,气遍全身,身体发暖、发软、生乐,色身之障碍,多已消除。因此,我们便可确定,"十六特胜"中的"知息遍身",已达禅定修持中的"初禅"、"二禅"之境。

佛法修持的诸多理论,由于角度与着重不同,自然会形成相异之逻辑归类,吾等修习行者,就须在实地的修持中,将其串连起来,方能以一贯之,深入精要。

微信分享

微信分享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

链接已复制
Top